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中信建投“王常青”时代落幕!中信银行上市后任期最短行长临退接任

  • 生活
  • 2025-02-21 14:09:05
  • 18

  来源:机构之家

  2025年2月20日傍晚,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董事长、执行董事王常青因到龄退休,向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辞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委员、公司执行委员会主任及委员等一系列重要职务,且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也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这一变动自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任执行董事之日起生效。

  中信建投“王常青”时代落幕

  王常青在中信建投证券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自2005年11月公司创立之初,他便加入其中。在此之前,他曾在北京冶炼厂铜粉分厂、北京市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北京凯宝旅游食品公司担任重要职务。此后,他转战金融行业,在日本大和证券集团北京代表处股票承销部积累了国际化的投行经验,为其日后在资本市场的征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信建投“王常青”时代落幕!中信银行上市后任期最短行长临退接任

  图片人物系王常青

  加入中信证券后,他在投资银行领域步步攀升,历任上海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投资银行总部副总经理、投资银行业务行政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并兼任企业融资委员会副主任。在这一系列关键职务的历练中,他不仅锤炼了投行业务的专业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运作和团队管理经验。这些经历如同层层基石,为他在中信建投证券的职业生涯奠定了深厚根基。

  之后他先后担任中信建投证券副总经理、总经理、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要职。2011年9月,他升任董事长、执行委员会主任,全面掌舵公司运营,肩负起引领企业发展的重任。在此期间,他不仅深度参与公司战略布局,还积极投身行业治理,目前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兼职副会长、北京证券业协会理事长、上交所第五届理事会会员理事。

  在王常青任期内,中信建投证券实现了多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在资本运作方面,2016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8年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不仅为中信建投募集了大量资金,更重要的是奠定了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从数据上看,公司资产规模从2011年的485.06亿元增长至2024年9月底的5547.40亿元,增长近10倍。

  公司文化建设方面,他确立了“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核心理念,塑造出富有进取精神的企业文化,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软实力基础。

  在业务发展领域,中信建投主要业务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攀升,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在行业中占据前列位置。以投行业务为例,Wind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建投证券投行业务收入47.96亿元,位列行业第二名。

中信建投“王常青”时代落幕!中信银行上市后任期最短行长临退接任

中信建投“王常青”时代落幕!中信银行上市后任期最短行长临退接任

  任期最短行长临近退休之年上任

  王常青的退休标志着中信建投证券一个时代的结束,而新帅刘成的上任则将开启发展的新篇章。刘成履历亮眼,他自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与经济学硕士学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且拥有研究员职称,深厚的学术背景为其金融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信建投“王常青”时代落幕!中信银行上市后任期最短行长临退接任

  从职业经历来看,刘成曾任职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国家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办公厅,使他对宏观经济和政策趋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此后,2018年4月至2025年1月,他在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历任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常务副行长、行长与执行董事等重要职务,在银行的运营管理、风险把控、业务拓展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2025年1月加入中信建投证券后,担任公司党委书记、执行委员会委员。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4月,中信银行原行长方合英因工作安排辞去行长职务,董事会随即指定刘成代理行长。待中国银行业监管机构核准后,刘成于2023年8月3日正式就任行长。然而,从2023年4月17日上任代理行长到近期离职,转任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刘成的总任职时间仅1年10个月。如果不计算代理行长阶段,其在中信银行正式担任行长的时间仅1年7个月,成为中信银行自2004年以来任期最短的行长。尽管刘成行长在任时间相对较短,但其在1年7个月的正式任期内成功保障了中信银行业务的稳定运营,为公司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信建投“王常青”时代落幕!中信银行上市后任期最短行长临退接任

  值得关注的是,刘成行长在中信体系内多年的深厚积淀,为其此次转任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2月,这位58岁的资深金融家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接掌中信建投证券董事长职务。虽然证券行业与银行业存在差异,但刘成在银行领域积累的宏观视野、风控经验及管理能力,恰与当前金融业稳健经营的背景形成战略契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