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冲击“公考三巨头”的是周期,还是AI?

  • 文学
  • 2025-02-19 21:40:14
  • 15

  来源:华尔街见闻

冲击“公考三巨头”的是周期,还是AI?

  宇宙尽头是考公,不是考公机构。

  “上岸”成为时代流行词,公考似乎成为年轻人普遍归宿。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招考公告,2025年度国考招录3.97万人,招录人数再次打破纪录,为连续第七年扩招。

  招录规模逐年攀升的同时,报名人数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2025年国考报名阶段共有341.6万人通过用人单位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86:1。

  换言之,平均每86位考生中只有1位会被录取。

  这一数据在2023年、2024年分别为70:1、77:1。

  然而愈发激烈的竞争并未催热公考培训市场,头部机构的收入正在萎缩。

  据公考培训龙头机构粉笔(2469.HK)近期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全年营收同比下滑约8.3%。

  中公教育(002607.SZ)同样处于收缩状态,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21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1.21%。

  中公教育称,受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培训行业出现周期性波动、需求收缩、学员参培意愿减弱等现象,行业呈现整体收缩迹象。

  “不过包退”的“协议班”模式退潮后,行业尚未找到新的扩张机遇,又迎来AI技术的猛烈冲击。

  近期包括中公教育、粉笔在内的诸多头部机构,相继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

  AI给教育带来的“千人千面”式赋能,能否带领公考培训行业走出困顿?

  头部收缩

  近年来“公考”热度居高不下,但头部机构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

  客观原因在于,2024年的事业单位联考与省考笔试撞期,很大程度影响机构事业单位考试培训收入。

  粉笔创始人兼董事长张小龙称,往年公务员考试是在二、三月,事业单位考试是在五、六月,时间交错可以让用户持续消费,有更多时间备考选择,作为企业也有时间和空间更好地调配资源。

  2024年上半年,由于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考试的培训课程及教材资料销量下滑,粉笔营收同比下滑3.1%。

  变化还在于客户结构和消费意愿的转变。

  近年来,公务员招录逐步向应届生群体倾斜。2025年,高校应届生在整体招录人数占比超过三分之二。

  国信证券研报称,公考报考中应届生人数占比走高(消费能力相对有限)以及总体消费力减弱,在上岸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学生会更加需要考虑课程的性价比。

  2023年股东信中,粉笔创始人张小龙曾提到“2023年下半年,国考报名人数增多,团队乐观放大了收入增长预期。人数虽然多了,大家消费热情却不高。”

  分散的市场需求与日趋激烈的竞争,加剧了头部机构的获客难度,行业整体客单价承压。

  头部机构的人员优化,让市场上涌现大量以个人工作室形式存在的小型培训机构。

  华图山鼎(300492.SZ)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短期来看,中小机构依靠管理半径短、聚焦品类少、交付成本低的特征来消化区域内部分市场份额。

  张小龙也在2024年7月表示,行业竞争加剧,尤其是线下门槛低的产品,价格战非常严重,(粉笔)客观上损失了一部分市场。

  受低价AI工具的干扰,公考培训机构在线上战场也面临“流量焦虑”。

  以线上培训为长的粉笔,近年平均月活用户数量陷入增长停滞。

  2024年上半年末、2023年底和2023年上半年末,粉笔的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920万、910万和920万。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公考群体自我管理及学习能力普遍较强,倾向于在备考中主动使用AI工具。头部机构的规模收缩,可能说明行业对市场的预期发生了变化。

  中公教育、粉笔均明确表示当前更重视经营效率指标。

  “这两年,尽管下沉市场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但我们没有急于去填补,最重要的原因是下沉市场效率低。”张小龙坦言,宁愿牺牲掉这些市场也不去做品质效率低的事。

  2023年底,粉笔营运中心数量为202所,较比上年同期仅增加4家,对比2021年末降幅约44%。

  中公教育同样表态,公司经营策略定位“做精”而不简单谋求“做大”。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公教育的直营分支机构由2023年同期的783个减少到720个。

  员工人数、研发人员、授课师资人数同比降幅分别为14.47%、21.79%、14.06%。

  座次重排?

  公考招录不同于K12教育或技能培训。

  学员将通过率作为唯一重视指标,行业竞争壁垒仍是课程研发,而并非价格内卷。

  在中公教育董事长李永新看来,未来两年公考培训市场会重新聚合,向系统研发比较好的机构倾斜。因为研发在公考培训行业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哪怕学生成绩只差了0.5分,就决定了谁上谁下。”

  当前公考培训市场仍为中公、华图、粉笔三足鼎立的格局,但排名座次已然发生轮换。

  以2024年上半年营收口径对比,粉笔、华图分别实现营收16.3亿元、14.88亿元,超过中公教育的14.48亿元。

  很大程度因为,中公教育仍未卸下“协议班”带来的退费压力。

  2024年全年,中公教育预盈1.85亿元至2.35亿元,同比增长188.34%至212.21%。此前三年合计亏损超过36亿元。

  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资产负债率则高达88.74%。

  华西证券研报分析称,中公教育自2022年下半年面临退费、核心员工离职问题,粉笔、华图仍存在较大抢份额空间。

  AI或成为新一轮格局演变中的重要变量。

  2024年上半年,华图成立人工智能专职一级部门,统一组织推进公司级AI战略投入。2024年10月披露了首款AI产品“面试AI点评”。

  华图表示,从流量获取、招生推介、教研生产、教学交付,到服务组织、个性学习等多个关键环节已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赋能工作。

  不过从营收渠道看,华图线上布局相对薄弱,不利于AI课程作为单独收费课程的推广。

  线下面授课程仍是基本盘。2024年上半年,华图面授课程收入占比超过94%,辐射网点超过1000个,并已下沉至四五线城市。

  粉笔期待借助AI服务提升赚钱效率。

  张小龙2023年10月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公司最主要的目标是不断扩大效率高的产品份额。有了AI智慧老师,粉笔可能做到千万级的付费人次,也会略微提高产品价格。

  2024年8月粉笔推出“粉笔AI老师”。根据公开信息,粉笔拳头产品系统班搭载AI产品后提价31%至1280元。

  12月,粉笔精品面试AI点评产品上线,当前售价为29元/次。

  粉笔即将上线首个完全由AI授课的公考课程。接近粉笔人士告诉信风(ID:TradeWind01),该课程可能将于4月上线,目前还处于产品测试阶段。

  行业认为,AI已能够实现对基础课讲师的替代功能。

  粉笔CEO张小龙在2023年的股东信中提到,AI大模型帮粉笔节省了教研和答疑成本,以前老师写一篇教研文章要一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几分钟。

  通过AI辅助,一位粉笔精品班辅导老师同期服务的人数从2021年40人左右提升到2024上半年最高150人,效率提升了275%。

  2024年上半年,粉笔全职讲师由2022年的3941人减少至3145人,同比减少20.2%。

  2024年上半年,粉笔雇员福利开支从9.64亿元减少到6.78亿元,同比降幅达29.7%。减员增效后,培训服务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的53.9%上升至57.9%。

  头部机构还在试图拥抱天花板更高的职业教育市场。

  华图教育创始人易定宏23年10月接受专访时表示,华图以前是解决红领就业,接下来会逐步探索解决蓝领就业。

  2024年9月,中公战略定位升级为“就业与再就业服务提供商”。10月官宣子品牌“中公AI就业”,定位为AI教育与就业服务平台。

  中公教育相关人士告诉信风(ID:TradeWind01),目前处于开发状态的AI就业智能硬件测试正接入DeepSeek模型,构建覆盖AI选岗、智能测评、就业规划等全场景服务体系。

  公考培训的黄金时代似乎已逐步远去。

  2025年国考招录规模同比去年仅增长160人,是近五年来增幅最小的一年。而在2020年,计划招录人数增长近万人。

  多鲸资本创始人姚玉飞认为,当前各地财政收入下降导致政府资金压力显著,除了特定行业和岗位以外,公务员招聘缩减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部分行政类工作正逐步被人工智能替代。

  近日,深圳福田区推出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多元场景。

  “公考人”和公考培训机构,都需要为自己找到新的出路。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