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金开新能:以“绿电+”模式驱动能源转型

  • 汽车
  • 2025-02-13 07:13:04
  • 4

金开新能:以“绿电+”模式驱动能源转型

金开新能:以“绿电+”模式驱动能源转型

◎刘暄

金开新能经过10年的发展,在守正创新稳主业的同时,拓展“绿电+”模式,推进能源转型,助力绿色发展。金开新能党委书记、董事长尤明杨日前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其在未来的新能源市场中抢占先机。

“绿电+”模式驱动

“公司在电力建设领域不断探索如何更高效、更标准化地进行建设,以期未来能够发更多的电,并且保证更稳定地运营。”尤明杨表示,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坚持走一条守正创新的道路。

金开新能将信息化技术与电力运营相结合,打造运维平台。“我们在运营中能够实现多发电,在交易中能够实现价格上的提升,这都得益于我们的创新努力。”尤明杨说。

“例如,我们在新疆的大通道项目,主要就是为长三角区域的江苏、浙江、安徽三个省份供电。未来,我们将继续扩大稳定收入和稳定利润的资产规模,巩固我们的发电业务基础。”尤明杨表示,公司的整体思路是紧密围绕国家的城市群战略,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些重点区域,为它们提供绿色电力。

在稳固主业的同时,金开新能也在积极探索“绿电+”的模式。尤明杨介绍,公司正在考虑绿电与算力、绿电与铝业、绿电与钢铁等领域的结合,甚至还包括绿电制甲醇等其他机会。

在算力行业,公司联合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无问芯穹等合作伙伴在新疆开发建设大规模智算中心,争取GW级风光项目配套指标。目前,在新疆哈密伊吾县建设的智算中心项目已启动。

“在铝业领域,我们已经与魏桥集团合作,在其产业园区的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每年直接为魏桥提供2.54亿度绿色电力;与中国铝业合作,通过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每年为其提供6.3亿度绿色电力。这是公司在铝业领域绿电应用的两个具体实践。”尤明杨表示,未来,公司还在考虑在更多的铝业产业园提供直供电服务。

在钢铁行业,金开新能也在积极探索绿电的直供机会。公司已经准备与一些铁合金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绿电直供服务。

尤明杨表示,“绿电+”涵盖了电力行业本身的低碳化,也包括了其他产业领域通过多用绿电来实现的低碳化。公司将积极响应这一趋势,推动“绿电+”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除了在传统业务上的守正创新,金开新能还开辟了第二条赛道,进行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尤明杨表示,公司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三个高水平校企联合创新中心”组成的产学研用体系,产出一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其中与石油大学的联合研究中心孵化的针状焦升级工艺正在推进产业化落地,产品将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以及先进核能等领域开展工业化应用;有机液体储氢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同时取得了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管理模式创新

业务转型离不开管理模式的创新。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金开新能营业收入达28.30亿元,同比增长9.35%;发电量6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1%。尤明杨介绍,在A+H股14家同业上市企业中,金开新能是前三季度营收增速、ROE实现双破8(%)的唯一企业,在坚持质量优先、业绩领先的前提下,持续实现了业务的高增长。

经过10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在23个省份拥有了130多座电站。近年来,金开新能在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领域,尤其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板块持续发力。在尤明杨看来,治理优势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基石。

“我们的股东结构多元,包括地方国资、金融央企以及一家产业央企,这种多元的股东基因使得我们的思路更加开阔,治理高效又富有前瞻性。”尤明杨说,这种治理结构不仅为管理层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还使得公司在决策上更加科学、民主,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在资本市场中,风险意识和管控水平对于上市公司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尤明杨介绍,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连续三年达到10%左右。“我们非常注重内控管理,这使得我们的资产质量一直保持良好。”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金开新能的团队年轻且充满活力,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50%以上的员工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人均营收和人均净利润也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这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尤明杨说。

不断提升实力

尤明杨介绍,风电和光伏的发电量在2014年仅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左右,2023年飙升至16%左右。“根据预测,到2060年,风电和光伏的发电量占比可能会达到60%以上。这个增量是相当巨大的。因此,我坚信新能源行业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尤明杨说。

面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成本压力的上升,新能源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尤明杨发现,当前这个赛道已经吸引了最有实力的运营商参与进来,对手都是能力、水平和资源都非常优秀的企业。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公司一方面要不断努力做大做强自己,提升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考虑到电力产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性,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注重价格和服务。

在尤明杨看来,融入京津冀区域经济建设的浪潮中,企业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进而回馈社会。“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计划继续利用好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这两个重要手段,增强投资者和市场的信心。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我们现有的多方股东已经达成一致,未来会常态化地推动现金分红政策。我相信这一政策将会持续实施,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回报。”尤明杨说。

有话要说...